公司新闻

从“行担走四方”到“生意遍全球”永康迈向“世界五金之都”

  11月1日,以“传承·创新·融合共创世界五金美好未来”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五金发展大会,在浙江永康隆重开幕。

  在这场高品质、国际化的五金行业盛会上,国际五金联合会、北美五金协会、亚太门窗五金协会等10多个国际行业组织在此会盟;博世、双立人、史丹利、飞利浦、三星等100多个世界知名品牌齐聚一堂;总投资190亿元的18个项目在这里签约落地……中国“五金之都”永康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。

  当人们为永康的成就喝彩和鼓掌时,心中也会有种不得其解的困惑:这座没有金属矿产资源的浙中小城,为何会奇迹般冒出数万家五金生产制造企业?又何以成为全球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之一?为何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企业家,打响全球知名的“永康制造”?这座五金之都背后,蕴藏着怎样的基因和密码?

  “铲菜刀,磨剪刀咯……”、“打锡壶,敲白铁哦……”,今天,49岁的未来万家五金机电永康连锁店负责人倪勇献,依然会回想起这一声声吆喝,回想起当年挑着“行担”走村过乡的日子。

  按《辞海》的注解,古时,五金是指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等五种金属,并经人工加工,制成刀、剑、艺术品等金属物品。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中写道,越王元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,“一名湛卢,五金之英,太阳之精”,这可能是“五金”一词首次出现在汉语中。

  而永康与五金的渊源或许更为久远: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永康城南的石城山铸造铜鼎及兵器,战胜了蚩尤。黄帝离去后,一些工匠留了下来,成为永康人的祖先。史料记载,永康在汉代能产弩机,晋代产铁剑,元代永康铁锁曾作贡品,明末郑成功军中有打造兵器的永康工匠,清代的永康铁匠已能打制无缝枪管……

  在古代,农业是生存命脉。人多地少的永康,每当农田收成不够,自古传下的手艺便成了另一条活路。从宋代开始,每年就有无数的永康农民挑起“行担”,背井离乡,串村走户,打铜打铁走四方,足迹遍布全国城乡,远至边疆与海岛。“五金工匠走四方,府府县县不离康”,这传唱至今的歌谣,是走南闯北的真实写照。靠着精湛手艺和吃苦耐劳,永康人用一副行担撑起一家生计,也培下现代永康五金文化的根基。

  1988年,16岁的倪勇献初中毕业,开始跟着师傅学打锡。在本地是没有太多生意的,他们行走在福建江西交界的群山之间。七八十斤的担子每天挑在肩上,让他的一节脊椎骨至今比正常的扁一些。“最远的一次,一口气走了60公里的山路,一座山接着一座山,总也走不出头。”每当听见“山外有山”,当年那望而生畏的山脉便会浮现眼前。

  如今的倪勇献事业有成,生活富足,但他却发自内心地感谢那段日子。他说,“行担”生涯送给他能挑重担的体魄,能满山跑的双脚,还练就了他善于沟通、不怕害羞的性格。找到活计时,东家会管饭,找不到就只能自己做,“行担”一头是材料和工具,一头挑着米和梅干菜。“梅干菜实在吃怕了,看到面善的阿姨、太婆,就拿着牙杯去讨点菜吃,哪怕人家吃剩的也不要紧。就这样,胆量和脸皮也练出来了,这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。”

  倪勇献的“行担”生涯,其实已是这一行业的尾声。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的帷幕,永康的五金工匠们纷纷回乡,安营扎寨,开炉办厂,成为了永康大地上的创富大军。

  古山镇墁塘村,坐落在永康江的南边。直到1981年底,虽然土地已分包到户,墁塘的不少家庭依然缺粮。为了填饱肚子,墁塘村的五金工匠们纷纷办起地下作坊。1982年,时任金华市委书记的厉德馨来永康考察后指出,“墁塘之路”是走向富裕的黄金路。此后,永康的民营企业开始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。

  1992年,经国务院批准,永康撤县设市;也是在这一年,中国科技五金城开始创建,在日后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;1996年起举办至今的中国五金博览会,更令永康“中国五金之都”的招牌一年比一年闪亮。电动工具、休闲运动器械、保温杯、防盗门等一个个产业先后被引入,一波波的浪潮经济不断沉淀积累,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永康五金产业雄厚的底蕴,一步步铸就了产业集群优势,完成了从传统五金产业到现代经济体系的嬗变。

  1996年,几个永康的年轻人看到保温杯供不应求,也捣鼓起了一个小加工厂,却怎么也搞不定关键设备不锈钢拉管机。情急之下,他们想起了儿时的玩伴、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在常州一家国企工作的吴浩东。拉管机的问题很快解决,但家乡“家家创业,个个老板”的情景,深深刺激了还在拿死工资的吴浩东,他毅然辞去工作,加入了创业的行列。

  也许是形势的推动,也许不甘人下的天性使然,这就是浙江博大实业有限公司早年的故事。从最初20多人的作坊式工厂起步,今天的博大实业已经发展为集科研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为一体的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五金机电服务商之一,拥有91项国家专利,2010年便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2012年斩获“中国驰名商标”。

  在博大实业法人、总经理吴浩东看来,博大走过的路径和永康的机电行业乃至整个五金产业都颇为相似:从最初模仿国外同行推出自己的第一代产品,到重视技术、质量和成本控制,再到企业品牌意识觉醒,开启数量优势、质量优势向品牌优势的转换……

  “这些年我到过不少国家,在我看来,至少永康的电动工具行业,其设计研发能力已经不比国外同行差。”吴浩东有些自豪地告诉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,博大从2016年开始研发的交流无刷电动工具系列,工作效率从传统产品的50%左右提高到了80%左右,填补了国内空白,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,“成系列、成规模推出这类产品的,我们是全球独家。”

  今天,在永康10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活跃着13.6万家市场主体,生产着全国七成的门产品,七成的保温杯,二分之一以上的电动工具,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五金生产基地和专业市场。同时,永康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027家,亿元产值以上企业169家,10亿元产值以上企业10家,王力、星月、步阳、群升、哈尔斯等龙头企业群星璀璨,飞神、安德、德硕、千禧龙纤等后起之秀争相竞发,现代五金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一,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产业链。

  克鲁格曼的专业化分工集群新经济地理学说讲过,产业集群在哪里发生和成长,有一定的专业市场地域空间偶发性,但偶发之中也有其必然。永康五金工艺底蕴深厚,五金文化源远流长,这一手工文化传承,在市场化大门启动之时,孕育诞生了规模化的产业集群,又将产业集群的规模化生产带到全国以至世界市场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
  作为产业地标,五金也是永康展示给世界的一张名片。早在25年前的首届中国(永康)五金博览会上,永康就提出了“让永康五金走向世界,让世界五金汇聚永康”的号召。25年来,这一目标逐渐变为现实,凭借独特的产业链优势,1.13万家永康跨境电商企业活跃在世界各地,永康制造畅销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。今年1-9月,永康实现外贸出口额337.5亿元,同比增长16.4%,永康五金与全球五金越来越成为我中有你、你中有我的共同体。

  博大实业总经理吴浩东告诉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,拉脱维亚的一家同行,产品在俄罗斯、东欧已经销售了20多年,2007年博大的产品进入俄罗斯后,对方发现自家的产品无论价格、质量都没了优势,索性关闭了国内的厂子,将产品全部交由博大代工,“到今天,他们90%的产品,都是在永康、在博大生产的。”

 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调研永康五金产业时指出,全球经济一体化后,仅仅靠吃苦耐劳、敢冒风险的精神是不够的,还要有敢为人先、敢于创新的魄力。走遍千山万水、吃遍千辛万苦、想尽千方百计、说尽千言万语,永康“五金名城”金字招牌的背后,是永康人强烈的自我发展、自我创新、自我提高的欲望。与此同时,在从最初的向技术要市场,到向工业设计要附加值,再到向品牌要影响力的过程中,永康市政府不仅扮演了一个“服务型政府”的角色,更在全球化竞争的搏击中扮演了“市场引领者”的角色。

  “很少看到一个地方政府推动一件事情的力度有如此之大、速度有如此之快。”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路长全说。作为《永康五金品牌战略发展规划》编制团队的核心成员,他表示在与永康市政府、企业的接触中,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他深深感动。

  “永康五金未来要谋求更大发展,关键要在品牌上下功夫,必须加强品牌营销和运营,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。”永康市委主要负责人强调,在这个进程中,最重要的是秉持一股精神:一诺千“金”、爱拼才会“银”、“铜”舟共济、铁杵成针、只争朝“锡”的永康精神。

  今天的永康,正向着“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”的目标奋力迈进,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永康样板。这座带着深刻的“工匠”烙印的城市,将继续发挥新时代五金精神,以品质为基础,坚持科技与品牌“双轮驱动”,实现五金产业集群从“铺天盖地”向“做细做精”转型升级,从“中国五金之都”向“世界五金之都”跨越。

导航栏目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公司名称: bandao·半岛(中国)官方app下载

手 机: 13642703368

电 话: 0086-21-51987448

邮 箱: http://www.feiersw.com

地 址: 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澄浏公路66号